2024年9月24日以來,市場波段規律顯現,尤其是針對3400點附近的階段調整,有幾個顯著的特點:
首先,滬指每次突破3400點后都會在短期內沖高回落,形成階段性頂部;
其次,調整開啟的重要技術信號往往是一根中陰線同時跌破5日、10日等多條短期均線;
第三,觀察前幾次調整可以發現,指數高點呈現逐步下移態勢,市場重心緩慢回落;
最后,量能方面也顯示出明顯的遞減趨勢,不僅階段高點的成交峰值逐步降低,調整低點的成交量也持續萎縮,多次跌破萬億關口。
當前市場走勢與歷史規律高度吻合:
一方面,5月14日指數首次突破3400點后隨即回落,該點位至今仍是本輪行情的暫時高點;
另一方面,6月11日再次嘗試突破未果后,市場連續出現中陰線跌破多條均線的技術形態;
此外,值得關注的是,兩市成交額持續萎縮,6月20日已降至1.067萬億元,即將跌破萬億大關。
結合國內基本面提振因素暫時缺失以及海外風險偏好降低的大環境,市場很可能正在經歷"924行情"以來的第五輪波段調整。
不過,即便市場再次迎來波段調整,整體的調整空間可能相對有限。而且,一旦出現下行破位的情況,很可能會迎來階段性的強勢反攻,甚至有可能成為下一波段行情的蓄勢階段。之所以有這樣的判斷,核心因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:
首先,政策與估值構成的雙重安全墊。2025 年財政政策將 “更加積極”,特別國債、地方政府專項債等工具會加碼發力,消費補貼等區域性政策已經率先落地,為相關板塊帶來利好;貨幣政策維持 “適度寬松” 的基調,降準降息預期不斷升溫,再加上類平準基金等維穩工具有待啟用,這一系列政策舉措為市場提供了堅實的政策托底。與此同時,A 股估值處于歷史相對低位,估值端的安全邊際十分顯著,較低的估值使得市場具備了一定的投資價值,對資金形成吸引。
其次,資金結構和技術面形成雙重緩沖。雖然北向資金近期呈現凈流出,但境內長期資金持續入場,社保基金、年金等穩步增持,6月公募基金發行規模突破2000億元,險資對高股息資產的配置需求顯著提升。技術面上,3040點以來的反彈留下了多個跳空缺口,3200-3300點區間積累了較強的支撐力量。
第三,流動性的共振。國內基本面正在穩步修復,在政策持續發力的情況下,市場的支撐力度有望進一步增強。隨著國內居民儲蓄搬家以及中長期資金入市步伐的加快,市場的增量資金有望再上一個臺階,為市場注入更多的活力。此外,隨著三季度美聯儲降息預期的提升,海內外流動性有望迎來新的共振,寬松的流動性環境將對市場形成利好。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,市場如果出現階段性的回撤,或許正是在結構性行情中醞釀新的上漲機遇。
綜上,從短期歷史走勢分析,市場可能正處于第五次階段調整之中,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支撐,整體調整幅度有限,此次調整更多的可能是下一輪行情的蓄勢過程。對于投資者而言,在操作策略上,應當逢低進行戰略配置,耐心等待波段調整結束的信號。若市場如期調整,可采取逢低分批布局的策略,重點關注兩條主線:一是受益于政策支持、估值合理的金融、消費等板塊;二是具備長期成長空間的科技、高端制造等領域。待成交量重新放大、均線系統修復完成后,市場有望迎來新一輪上漲行情。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