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名稱:不容置疑
成語讀音:bù róng zhì yí
成語解釋:不允許有什么懷疑。表示論證嚴密,無可懷疑。
成語出處:宋·陸游《嚴州烏龍廣濟廟碑》:“蓋其靈響暴著,亦有不容置疑者矣。”
成語造句:報告的內容與群眾反映的情況一致,不容置疑。
近 義 詞:千真萬確、無可置疑
反 義 詞:荒誕不經、無稽之談
不容置疑和毋庸置疑的區別
不容置疑和毋庸置疑的區別有指代不同、出處不同、側重點不同。
一、指代不同:
1、不容置疑:不容許有什么懷疑,指真實可信。
例句:新事物的產生,舊事物的滅亡是不容置疑的必然規律。
2、毋庸置疑:事實明顯或理由充分,根本就沒有懷疑的余地。
例句:毋庸置疑的是我們的父母把自己的青春都獻給了我們。
二、出處不同:
1、不容置疑:宋·陸游《謂南文集》:“蓋其靈響暴著;亦有不容置疑者矣。”
譯文:大概它的很響的靈異聲音,也證明了它是不允許給以懷疑的。
2、毋庸置疑: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14章:“無庸置疑,處在他眼下的地位,這種被別人關懷所引起的美好情感,簡直無法用言語來表達……”。
三、側重點不同:
1、不容置疑:動賓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含褒義,形容內容真實正確可信。
例句:捐款分配者認為微機污染是絕對不容置疑的。
2、毋庸置疑:作謂語、補語;指用不著爭辯。
例句:這件事是不可置疑的,證據就擺在你的眼前,毋庸置疑是你做的。